何青生放了白眼,“就知道你想偷懒。还不是那个小本子,说你懂日文,如果让别人翻译的话,最好是让你最后再复核一遍,尽量保证原滋原味。
否则的话,我们何必多此一举,等你回来检查?”
陈凡撇撇嘴,“那真是多此一举,反正他们又不知道我复核没有,到时候就说我复核过,他们还能知道真相不成?”
对于这批文稿,他确实没太放在心上。
总的来说,只要翻译的文稿能有七八分准确,也就差不多了,而小本子那边的销量,也并不会因为7分水准和10分味道而有太大的区别。
还是那句话,潜在阅读人群就在那里,这种严肃文学的销量,好、好不到哪里,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只要不让高桥赔钱,最好是还能多多少少赚一些,也就差不多了。
真正赚钱的,还在后头呢。
不过话虽如此,陈凡还是捧起一叠文稿,一目十行地浏览。
他看的很快,差不多就过。
而这些稿件,也不出他所料,确确实实是差不多。
并不是说翻译家就一定很厉害,也不是说在小本生活过,就一定能掌握到翻译的精髓。
实事求是,这些翻译家所翻译出来的稿件,多少还带着一点国内的文风。
直白一点,就是“唱高调”。
除了这个毛病,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落后”。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风格,都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小本子也是如此。
更别说从50年代到80年代,是小本子社会变化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段时间的文学作品,风格也有很大的变化。
从50年代的相对严肃,越到后来就变得越轻松。
尤其是随着漫画的兴起,一些文学作品也受到影响,文风变得越来越轻松。
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