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浊难分

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浊难分(7 / 9)

既调张周回京,也没说让张周彻底把南京的差事放下。

大概的意思是,你有本事管,由你一肩挑。

“陛下,那新建伯……”刘健提醒。

您总厚此薄彼,总在说张秉宽,但我们现在提的是“首功”之臣王伯安,陛下您应该如何安顿他?

“朕不都说了吗?让新建伯留在大同为巡抚,执掌地方军务,他曾在大同督抚过,对于地方情况最为了解。”朱祐樘还略显不耐烦。

当说完这些,朱祐樘环视在场大臣,再以语重心长的口吻道:“诸位卿家,朕还想问你们一句,你们现在仍旧认为,朕不该用秉宽吗?”

没人提出异议。

这就让朱祐樘很满意。

“既然没有,那朕把话撂在这里,若是再有人以朕用秉宽之事,行参劾之举,莫怪朕不留情面。”朱祐樘说着,好似是余怒未消道,“六科将之前参劾秉宽的奏疏,都原封不动给拿出去,这次朕就不计较了!但若是再有人说三道四,那就是与朕为难了!”

“议功之事,暂且不提,这几日会有更多的战报传来,兵部也及早拟定出请功的方略,至于用度等问题,也等秉宽回京之后一并做商议。”

“今日不必再提西北之事,说下一件吧!”

……

……

朱祐樘倒是很干脆。

调张周回京,以及安置王守仁在大同,近乎是一口气给决定的,也没跟谁商议。

但对于将张周调回来之后,委命如何的差事,却没明确说。

朝议结束之后,大臣出宫的路上,倒是没人愿意再谈张周……谈也没得谈了,很显然张周的崛起已势不可挡,天意帮他,皇帝帮他,连鞑靼人都帮他……

皇帝都明确说了,谁再参劾张周,不用问情由直接法办,都已经不是规定不能拿灾异之事参劾了,就是有理有据也不行,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