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所推崇的,你好好干……以后将来出将入相说得就是你……没错,我们都站在你这边。
还没等皇帝回答,一直作为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却迟迟没发声的王华走出来道:“陛下,犬子才能浅薄,还请陛下将他调回京师,给他继续历练的机会。”
朱祐樘笑道:“其实朕也有此意。话说研武堂到今年以来,一直都未能顺利开课,主要是能调动的人,先前都被调去了辽东……加上先前定朝鲜内乱,以及平辽北之功,朕对于秉宽、唐寅、新建伯等人,也一直未能加以封赏,是朕的疏忽啊。”
还没封赏?
唐寅也是初出茅庐,却得了个什么渤海巡抚的,负责造船和靖海,现在还南下应天府筹集造船钱粮了。
至于王守仁……更夸张了,现在直接要成为新一代的王威宁,差不多可以用他的名字止草原小儿哭泣了。
能把蒙郭勒津部和察哈尔部连番收拾一圈的人,就他王守仁能做到。
“但还是不急啊。”朱祐樘补充道,“秉宽不在京,很多事也推进不了,朕有意要调他回京。翰林院侍读学士也需要他来担当,进讲于东宫之事,就暂且放放,不过朝中大事也需他参与谋划,朕其实也想多让他参与朝议。可以他的性子,又有些懒惰,从不愿每日早起上朝。”
……大臣听了都很无语。
还是陛下您了解张秉宽那小子。
他从入朝之后,到得势,好像朝堂他还真是不经常来。
以前我们总觉得,他是觉得自己资历不够,不好意思来。
感情是他“懒”,不想来?
不是他怕跟我们面对,而是懒得跟我们面对?这……打人不打脸可知否?
“待他回京再说吧。”朱祐樘道,“传令到应天府,让秉宽放下手头之事,即日护送太子北上,沿途若有差事未能完成,由他一力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