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四百一十七章 喜忧参半

第四百一十七章 喜忧参半(8 / 9)

进损兵折将,亏以火器,令鞑靼久据而不走,人畜损害而不施往救,屯田秋粮难以入库。当以监察御史查明二人之罪,下狱以讯。”

之前无论朱祐樘怎么替朱凤吹捧。

但现在不争的事实是,杨一清和朱凤的确没有在宁夏把鞑靼小王子的五万兵马给击退。

反倒是令鞑靼人变本加厉,在大明边关肆虐的同时,也抢收了不少的粮食,令大明边军近乎都不敢出要塞作战。

名义上杨一清和朱凤可是奉命去带兵主动出击的,却是到半路就已经玩龟缩防守一套了……不是不想出去打,而是出不去,一交兵就折损,甚至连鞑靼人的头颅都带不回来,放炮的收获也越来越小……

这似乎也意味着,杨一清和朱凤在宁夏的差事已经干到头了。

朱祐樘道:“临阵更迭将帅,已然不及,估摸再过几日,因新建伯于塞北将会有战报传来,鞑靼小王子或会撤兵东还。”

皇帝的话,好像是在自我安慰一般。

打不过,就指望一个近乎浮云的出击草原的战术能成功?

那些挑刺的大臣也在想,难道王守仁带的兵马,就比杨一清和朱凤多了?还是说王守仁所能占据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会比朱凤和杨一清更好?

如果不是的话,那凭什么王守仁能全胜,甚至把鞑靼主力给招回去?

而朱凤和杨一清就不行?

李东阳道:“以新建伯出兵途径,若再不调其回关隘,只怕会陷入重围。”

李东阳也是务实的。

他看出来。

现在鞑靼人撤走,看似是大明一方所追求的战略结果。

但鞑靼小王子撤回去,必定是去绞杀孤军深入的王守仁。

现在宁夏一路也不过损失了个百八十人,回头还可以虚报结果,还能再省下来一点……面子基本还保得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