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行险招,胜券在握

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行险招,胜券在握(3 / 9)

北方这一战,看起来,秉宽并不在,但其实他处处都在,没有他,朕真不知道这九边之战该如何打,只怕鞑靼人会愈发紧逼,到时各处烽火不断,边军将士和百姓可就要遭殃了。朕很需要他!”

……

……

翌日早朝。

入宫之前,众大臣已在宫门之前三三两两聚集,而有关江南出现三首划时代七绝诗的事,也传到这群人耳中。

“这诗的造诣可非同一般。”

刚到任的吏部尚书倪岳,将三首诗的事,详细告知于李东阳,并当着李东阳等人的面,将诗给夸赞一番。

李东阳是识货的,他听完后也感慨道:“此番南京众学子齐聚,却能出如此好的诗作,也算是文坛一段佳话了,但诗词歌赋不过是科举之外的点缀,不足以说明大明文事盛起。”

当官的,尤其当到阁老级别的,始终会觉得写诗是华而不实的,与时代无益。

不知觉之间,李东阳已经从一个提携后进的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变成了一个功利主义者,只是他自己不承认。

谢迁则笑道:“诗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可是有名有姓?有如此才华的,或许将来在科举上也能有所建树,提早说来,我也好认识他们一下。”

倪岳道:“据说是出自一人之手。”

“一人?”谢迁道,“你是说,三首诗是一个人所写?那这人的才华可就非同一般了。姓甚名谁?”

倪岳叹息道:“最初说,是个名叫朱寿的少年郎所写,年不过十岁,却是经常出入于南京文坛的聚会之中,却是后来又说是他人所作,如今尚无定论。不过我却也得知个消息,说此为……程克勤的大作,也不知是否属实。”

李东阳摇头道:“这不是程克勤的文风。”

谢迁和倪岳都同时打量着李东阳。

要说了解程敏政的,还是李东阳这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