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三百一十章 官多不压身

第三百一十章 官多不压身(3 / 9)

当天是《大明会典》正式公布成书的日子,临近朱祐樘的寿诞,一部典籍也算是给朱祐樘最好的贺礼。

当皇帝的既想有文治,也想有武功,还想在修书立作方面名留青史,而《大明会典》总结了以往大明所定的典规章程,算是大明官场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涉及到风俗教化等事。

这样一部书,对朱祐樘明君的名声,可说是意义重大。

书成。

修书的功劳自然也一并下发,首功并不属于张周,而是内阁三名挂名的总编撰,但因三人本就已位列宰辅,官职暂时不变,却是朱祐樘当场言明会有嘉奖。

所谓的嘉奖,其实朱祐樘心中已有定案,就是给三人加封少师等官爵,同时也准备赐玉带和蟒衣。

但这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未来一段时间执行。

三个总编撰功劳大,但也只是口头表扬,实际奖励没下。

在场大臣也都知道,这所谓的首功也不过是个幌子,真正有功劳,会升官的,还是下面那些真正干活的人。

“……加副总编撰翰林院侍讲张周,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兼太常寺少卿;程敏政为翰林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改国子祭酒兼礼部侍郎林瀚,为吏部左侍郎;进翰林侍讲梁储,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兼詹事府少詹事……”

一次加官有五六十人。

不过除了功劳比较大的这些,剩下的人多是要在未来几个月慢慢拟定的,毕竟也不是说一股脑全升上来就行,一个萝卜一个坑,只先把重点的官职给安排好,剩下那些侍读、侍讲、修撰、编修的,则要一个个去把官职调动理顺。

在场大臣最在意,也是最妒忌的,自然是张周以修书的功劳,直接升侍读学士兼太常寺少卿这件事。

要知道这俩职位中,侍读学士可不是什么兼职的,是学士就是学士,这是在一个新科进士入朝不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