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论功行赏。”朱祐樘道,“但要如何论,朕着实焦虑。正好这里有秉宽走之前,所编撰的《大明会典》,其中有涉及到过去数十年,大明朝有关军功犒赏的诸多先例,都是有理有据不是空穴来风的。”
“你们也正好看看,是否有错漏之处。”
听了这话,谢迁反应是最大的那个,他似是在当日朝议之前,最坚定要抹杀张周功劳的人,甚至跟刘健和李东阳的意见都有点相悖。
但现在他却不由打量刘健和李东阳一眼。
你们还说要顺着张周的毛捋?
就怕你们捋着捋着,张周这头毛驴还没等安抚住,他能跳起后腿把你们给蹬飞了!
看吧!
现在陛下要用张周那小子所编撰的《大明会典》为依据,来给他自己论功行赏!说不定那小子在编撰这书的时候就想到这一层了!
你们急不急?
刘健道:“陛下,有关军功犒赏之事,臣等皆都清楚,不必查阅典籍。”
“唉!”朱祐樘叹道,“既然你们说都知晓,那开诚布公,你们也该清楚大明的首功,斩杀一胡虏首级,该犒赏几何了吧?”
此话一出,刘健和李东阳倒是先对视一眼。
他们心中都感受到一股“震骇”,似乎他们千算万算,总在想着怎么去压张周的功劳,却没顾虑到一个“大麻烦”,而且好像是一个解决不了的“麻烦”。
甚至皇帝思虑都比他们周全。
那就是军功犒赏的负担,朝廷是否能承担得起的问题。
马文升作为兵部尚书,对此可谓是如数家珍,刘健不回答,他出面回答道:“按成化时,犒赏出征将士的定则,一首级当赏银四十两。”
“那俘虏呢?”朱祐樘继续问。
马文升道:“同算。”
谢迁不由汗颜。
一个首级四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