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仪和王守仁,二人可都有足够的野心和魄力,比朱凤这种温室小花强太多。
王琼道:“得调令后便要出兵,整顿之后明日一早三军开拔。士兵各自带三日口粮,府库调十五日口粮,马匹尽可能用老马拖火炮,主要骑兵随于后军之中。”
王琼知道这是大战略,但他也不想让偏头关遇险。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边执行张周的军令,一边随时准备回撤,完成任务就走。
反正张周的调令也没说沿途要打什么硬仗,而且王琼也觉得,就算偏头关的兵马出塞往北一百七十里,鞑靼十有八九也不会接战的。
刘瑾则面带兴奋之色道:“三路兵马齐发草原,这是要厎定草原啊。”
“不是三路,是四路,还有延绥一路。”王琼道。
“那更是了。”刘瑾更加激动。
好像大明一百多年来未曾平定草原的壮举,要在今日实现,而他还是亲身参与者。
“呵呵。”
对于刘瑾的说法,王琼也只能是报以苦笑。
刘瑾问道:“怎么?不是吗?”
王琼道:“四路出塞,看似大阵仗,但四路人马合起来也不过三四万兵员之数,光是火筛等部,兵员数量便不在此之下。若是分兵四路,又如何集中优势兵力?”
“这?”
刘瑾只能看着朱凤。
王琼唱反调,你朱凤跟张周时间长,最了解他用兵的方略,应该不会这么丧吧?
朱凤道:“出塞备战,哪怕不是与鞑靼人正面决战,只为平息边关各镇周边的局势,也是好的。我想,张兄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
“呵呵。”
王琼这次的笑,则带了几分善意。
同样是对张周迷之自信,至少在王琼听来,朱凤是个乐天派,不像刘瑾那样说话办事都带着浓浓的功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