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刘瑾迫切想要一战。
放弃在太子身边当侍从的机会,来西北,当然是要建功立业,如果连最基本的军功都拿不到,只拿到一些鸡毛蒜皮的,回去后跟朱厚照吹牛逼都不能挺直腰杆。
王琼摇头道:“或是陛下有让各镇出兵,扬我国威之意,此番出兵目的尚不明确。先前已跟城中仓储等官吏问询过,此战耗费恐不在少数。”
其实王琼也没完全明白张周的用意。
在不知道奇袭威宁海的战术之前,张周只让宣大三镇各自往北出兵,意图非常隐晦。
鞑靼人是不可能在这时候主动接战的,出塞百多里的样子,还如此大张旗鼓,鞑靼各部族怎可能会不知道?
却会因为这次的出兵,而耽误了屯田和修造关隘等事,也会令军中将士疲于应付,对于三镇府库的压力也很大,因为但凡要出兵就需要用到钱粮,恰恰大明在弘治年间掣肘西北军政的重大问题……就是粮开中法的改变,西北各镇的钱粮储备日渐枯竭。
王琼大概的意思是说。
张某人啊,你出兵的意图很好,但下次别这么干了。
你这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你这个宣大总制,毕竟不亲自涉及到治理军饷的事情,大概不知道出兵一趟要耗费多少钱粮吧?
你出兵有意义也行,如此漫无目的的出兵,如果只是为了彰显国威,大可在宣府一路出兵便可,为何还要拉上大同和偏关?
朱凤道:“几时调动人马?”
虽然朱凤也看不懂张周所为,但他有一点好的,那就是听令而为。
在这点上,张周可能是有点误会他,觉得他不可能会带兵奇袭威宁海。
更多的……是张周不想为难朱凤。
明知道这小子不想去,强迫让他去,他能在这一战中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反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