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不用。”赵轨摇摇头:“只要是为了府里的事情,钱理应由府上出。”
“我只是羡慕你居然能和太学的学长拉上关系,长春城人口不多,至今还没有一个考入太学的。”
“你我又何尝不是?”徐硕打趣赵轨,赵轨闻言也爽朗一笑。
确实,但凡能考上太学,谁又愿意去参加科举。
尽管太学学子至今没有任何一人担任官职,但谁都知道进入太学的人才是真正的东宫门生。
入了太学,还担心缺少官职吗?
“对了,官学的事情得想想办法才行,语言是个大问题。”
徐硕提到了官学问题,赵轨也点头道:“刚才开会你看到没,四县教谕各个愁眉苦脸,估计都在头痛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等会让人去军中找瞿郁都督,然后对教谕和教习们进行语言培训。”
“你明天带人去看看,找合适的地方筹划建设官学。”
“好!”赵轨点头,随后继续与徐硕前往遵义城内的大街小巷转悠。
在这里,语言是阻碍二人的大问题,离开了李柏,他们几乎成为了聋子和哑巴。
一个语言问题,足够他们头疼许久,因此原本只限教谕和教习的语言学习,到了最后也演变成了全府官吏学习。
经过几日的走访调查,徐硕这才书写了奏疏,将所有政策都写了出来。
由于贵州三司的官员还没有凑齐,因此他的奏疏依旧由四川布政使司送往京城。
待这份奏疏送到朱高煦案头,朱高煦也几乎皱着眉看完了一切。
“这个徐硕还是不错,去遵义短短几天就弄清楚了当地百姓的问题,还有治理遵义的难题。”
坐在春和殿里,朱高煦拿着奏疏与身旁的亦失哈讨论,可亦失哈却笑道:“就是这人要的东西也太多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