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307章 父不识子

第307章 父不识子(7 / 11)

教场,俺着实有些想老三了。”朱棣还在回味朱高煦的话,听他这么说便回答了起来,并很快拉回话题。

“你说的有几分意思,若是修书却传不下去,那确实无法彰显俺的功绩。”

“这样吧,等辽东的学子毕业,你选人来帮俺编撰这本书。”

“是!”朱高煦点头应下,毕竟他也想借着编撰《永乐大典》的机会,往里面塞入一些“自古以来”的书籍。

一想到这里,朱高煦就看向了窗外,看到了一些即便在这寒冬腊月还在田间干活的百姓。

“还是得提高生产力……”

望着那群农民,朱高煦脑中闪过了蒸汽机、内燃机等各种可以提高生产力的东西,只是他虽然知道这些是什么,上学时也学过,但终归在常年工作中忘记了。

他只记得蒸汽机的原理就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将水加热生成蒸汽,然后利用蒸汽的膨胀力推动活塞或转动轴,从而实现能量转化。

只是原理和具体步骤完全是两码事情,他记得原理不代表他弄得出来。

他能弄出火绳枪和加农炮、燧发枪是因为他见过这些东西,而且对于大明工匠来说,制作这些东西并没有代沟。

可眼下,蒸汽机他连外形都不记得,除了能提供原理,他其它什么都提供不了。

正因如此,他才会想要从渤海、辽东历年学子之中选出一批有理科天赋的人。

“算算时间,成绩也差不多出来了,不知道能有多少人被选中。”

朱高煦想到了眼下渤海的期末考,而朱棣见他不说话,当即也开始拿起朱笔,对大辂上的奏疏处理了起来。

见状,朱高煦也跟着开始处理,其中一份便是上次陈瑛弹劾雒佥、车舒他们的奏疏。

雒佥与他相关的十余名官员及其家人被下发到云南为教谕,至于车舒等五十余名官员及其亲眷则是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