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296章 靡靡之赵

第296章 靡靡之赵(5 / 7)

做了齐王,也早早割土进献,直接向吕太后、间接向孝惠皇帝表明了忠心;

终究不好再移封别处。

老二刘盈,自就是孝惠皇帝本人。

老三刘如意、老五刘恢、老六刘友,先后死在赵王之位上;

就剩下老四代王刘恒、老七淮南王刘长、老八燕王刘建哥儿仨。

年纪大一点的刘恒,吕太后派人去考察了——老实是老实,怎奈实在胆小,似乎是被三个死在赵国的兄弟给吓坏了,死活不愿做赵王。

剩下两个年纪小,真封去赵国,也根本没什么意义。

万般无奈之下,吕太后最终决定:与其从老刘家、从太祖刘邦的子嗣当中,费尽心思去挑忠于宗庙、社稷,忠于孝惠刘盈的手足兄弟,还不如直接从自己的娘家:吕氏,给孝惠刘盈挑一个忠心耿耿的母族外戚。

于是,赵王吕禄,吕王(梁王)吕产应运而生。

——从后世人、后来者的角度看,吕产、吕禄二人,一个获封赵王镇压北方,一个获封梁王把守关中门户,无疑是吕氏外戚狼子野心的有力佐证。

但不得不说:对于孝惠皇帝刘盈而言,这两个母族外戚,还真就是梁、赵两国比较靠谱,甚至是最好的选择。

可靠啊!

可信啊!

虽然有可能反汉家,但起码不会反刘盈啊!

只可惜,孝惠皇帝英年早逝,之后的前后两任少帝,又没能被吕太后真正扶持起来,吕太后便早一步驾崩。

吕太后驾崩,吕氏无人当家做主;

少帝在位,老刘家也是群龙无首。

最终,自然是诸吕向死而生,朝中公卿大臣、关东宗亲诸侯里应外合,宗庙、社稷,一夜陷于缥缈之中……

等到了太宗孝文皇帝入继大统,赵国,依旧让太宗皇帝头疼不已。

还是那句话:赵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