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后的朱棣,已经彻底放权了,就差退位成为太上皇,朱高炽在文华殿接见了一批立功的将领,其中单独召见了赵宏。
看着眼前的赵宏,朱高炽依稀想起了三十多年前。
虽然不记得赵宏当初的模样,但知道那时候的赵宏还是少年,自己也是少年,时间过得真快,两人年岁都不再年轻。
“你母亲可还好。”
朱高炽笑着说道。
赵宏感激涕零的回道:“臣母身体健康,已经从北平大剧院离开,在臣弟家中养老,太子殿下的挂念,臣一定转告臣母。”
朱高炽点了点头。
大明工局没有施行养老制度,力有未逮。
工厂退休的老人,除了逢年过节外送一些粮食瓜果外,也会优待他们的子弟,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募他们的后代进入工厂,所以家里的儿子会赡养老人。
老人除了帮忙照顾孙儿孙女,也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家务。
这样又变相解决了工人们无法顾及孩子生活的问题。
军户更不提了,军户有田,田亩属于的老人,有了经济的保障,继承他们田亩的儿子必然要孝敬老人。
加上大明的传统社会风气,不孝敬老人会受到乡邻的指责,当然了,这一切是建立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否则肚子都吃不饱了还谈什么道德。
至于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有些人天生的坏,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正如统筹法。
最好的一部分不计算,最坏的一部分也不计算,大明只能力求追到完美,却也做不到真正的完美,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
毕竟有些父母自己都做不好,那么有做不好的子女岂不是正常。
“子女多半要看父母,你们的母亲教导有功,养育了两个好儿子,你弟弟赵锐也是闻名的编剧家,编剧了好些有名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