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六百九十五章 朱高炽的后手

第六百九十五章 朱高炽的后手(2 / 7)

所以基层的工作人员没有脱离百姓,他们本来就是老百姓,犯了事也会被开除,本身工作待遇既稳定又在当地属于受羡慕的好工作,已经是很好的了。

大明是三司制。

什么叫三司制?

除了都指挥使外,地方上按察使和布政使互不统属,学校、教育、监察等等部门不受地方官府的管理,所以无论是县学还是府学的教谕身份很高,面对县官也是平等对待,反而因为读书人的身份,比起地方县官还要更加的超然。

任何事物有利有弊,在大明国力增增日上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这么美好的大明,理想国的称谓同样在这个时代被广而宣之。

不光是高丽的两班阶级大量的涌入大明,甚至倭国也有许多大名的子弟们奔赴大明,更不提南洋地区以及各宣慰司宣抚司的子弟。

朵甘都司,乌斯藏都司的法王弟子乃至土官子弟,包括奴儿干都司各土官子弟,基本上都会前来内地读书学习。

在学校成绩优秀,通过实习与考核成为大明的流官,已经逐渐成为了更好的选择,不少的子弟不愿意回去贫瘠的地方。

内地文娱发达,娱乐丰富,生活多姿多彩,人们的交流频繁,以德为容,哪怕有人内心如何自私,嘴上也一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态度。

至少没有人敢把自私当做天经地义挂在嘴上。

卫所的保留,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军队的自主,士兵们的生活和家人皆控制在地方而不是军队,没有领兵在外的将领可以乱来。

不提别人,赵宏从来没有想过别的念头,在交趾多年,又管理诸土官服帖,加上在缅甸指挥大军种种,朝廷一封旨意归京述职,赵宏认为是天经地义的。

这就是人心。

人心不光决定了个人的行为,也决定了社会的风气。

自从南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