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有很多的原因,但是皇室绝对有重大的责任。
封建王朝就是封建王朝。
同比是西方人口中的理想国,不代表大明的皇室就没有问题,所以朱高炽愿意放权,但是朱高炽不放心的是内阁具不具备扛起大旗的能力,同时能否维持住皇室超脱的地位。
大明的皇室可以放权,但不能消失,至少现在不行,否则只会导致内乱。
只是朱高炽没想到该来的事情来的有些早了。
他一直以来把事情做在前面,所以大明这些年来顺风顺水,哪怕有些自然灾害,在大明耕地面积、肥沃土地、化肥技术等长足发展下也无足轻重。
甚至这回要考量内阁,也是想要把事情做在前面,为十年二十年后思想的转变提供底蕴,朱高炽又欣慰又苦恼。
欣慰的是这本是他追求的,苦恼的是大明的管理体系有没有跟上思想发展的水平。
朱高炽从来不敢把后世的东西认为当下大明可以达到。
那是对先民和先烈们的不尊重。
经历过长期的火与血,百年的苦难磨出来的钢铁意志,打造出来的先进队伍,绝对不是当下大明的官僚体系可以比拟的。
在朱高炽看来,当下大明虽然已经比历史上的大明社会环境好了许多,可仍然有很多的不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虽然只是一句诗歌而已,但也是文人们追求的高度境界。
简而言之。
人们都认为换成是自己,绝对不会是贪官的社会下,才能真正做到法律的公正和落实,并不是朱高炽制定几条法律就可以改变的。
朱高炽没指望所有人都是道德高尚之人,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总体的舆论也如此。
朝廷的能力有没有达到,地方的官员和片坊的坊长们的素质有没有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