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六百五十八章 高丽都司

第六百五十八章 高丽都司(3 / 10)

近代的西方文明,已经总体上超越了东方文明,他们的学者具备了更高的素质和才能,所以他们的眼里,中国依旧是一个农业社会。

那么将中国与欧洲的封建时代和印度的农业时代做对比才公平,这样一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人才选拔机制就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在当时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打开了平民进入上层社会,并且参与国家管理的途径,这是西方现代政治制度未出现之前都没有的。

对待东方古国的热爱和学习风波,最后被法国人所引导,成为西方各国的贵族现象,精英们用着东方古国的商品,讨论着东方古国的一切,成为了上流社会的标志。

一直到清朝中后期,人们发现这个国度的百姓很麻木和愚昧,并没有前人说的那样好。

加上德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崛起,高度的自信心,以及对抗法国思想等方式,国内掀起了反对中国先进说属于其中的一种,又清朝对英战争中,别说国与国,甚至远不如美洲土著和非洲部落的对英战绩,令世界不可思议,彻底揭开了真面目,也彻底改变了西方的学术界。

世界是变化的,文明也是变化的。并不是一条直线,也不会永不倒退。

茶馆提供报纸。

台上有名说书的先生,讲着《三国演义》。

能来茶馆的客人,至少一半以上识字,他们本可以自己读《三国演义》,但是人们仍然喜欢来茶馆,除了说书先生讲的口若悬河,极其的精彩外,还有不少的旁听者,他们可以交流。

交流,是人的需求。

长期不与外交流,会逐渐的僵化,小到个体,大到群体,则会出现退化。

因此那么很多人看过几遍三国演义,并不妨碍他们在茶馆里,仍然听得津津有味。

“下回再见分晓。”

说书先生留了个悬念,台下的客人们意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