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些并没有。
那么翻译的中国古书去哪里了?
很大的可能,是后世西方人,把诸多的成果,直接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名字。
当然。
也有可能,什么逻辑都无所谓了,就是有亚里士多德这样,如此牛逼的人物存在,朱高炽也很服气,的确是文明之光。
质疑嘛。
不是说鼓励质疑么。
大胆质疑。
小心求证。
方为科学。
简而言之,朱高炽派去的学者们,并没有找到三百万字的翻译本,别说三百万字,超过十万字的书籍都没有几本,相反,找到了大量中国古书籍翻译本。
各种数学方面的,还有天文学种种。
“有个叫做花拉子模的人,他写了不少的著作,有《花拉子模算术》,介绍了印度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以此为基础的算术知识。”
“还有一部《们尔热巴拉和阿尔穆卡巴拉》,意为还原与对消,暗示方程的两端的移项和合并同类项,让人大开眼界,值得研究学习。”
“他还参与了测量地球圆周的计划,又监督七十位地理学家为哈里发马蒙制作世界地图。”
大明学者激动的说道。
“不着急。”
朱高炽安抚道。
看起来此行的收获,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这就很好。
文明需要交流,而不是固步自封。
中华文明虽伟大,但也需要牢记古人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哪怕是野蛮人,也需要研究和学习,万世万物都可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