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六百一十四章 学问大复兴

第六百一十四章 学问大复兴(10 / 11)

着《荷马史诗》当正史,就好像中国拿着《封神演义》当历史一样可笑

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高达一千万字,流传下来的有三分之一,也就是三百多万字,古希腊没有纸张,只有羊皮卷。

不提一千万字,三百多万字是什么概念?

那么这部书流传到阿拉伯,说明有大量的印刷吧?不然如何流入阿拉伯?。

估算这部书就复制了一百部在市面流传好了。

三亿字啊。

需要多少头羊?

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一个连十进位制的数学基本都没有的文明,都说数学是一切的根基,谈什么史无前例的文明成果?

西方后世学者自己也说了。

只有充足的人口,才能提供大量的非农人口,其中才有少量的工匠和学者,经过长期的发展,从而能诞生出发达的文明,那么与西方古希腊岂不是相违背?

其实跟古人一样的逻辑。

自己发达了,必定要跟自己找个牛逼的祖宗,清朝可是流行编族谱的,只要给钱,编的有模有样,根本看不出真假。

亚里士多德这个人,大概率是存在的,包括此人也有不少的成就。

但是阿拉伯两个世纪的翻译运动,收集各国的书籍,人家最伟大的先知,也明确说了,学问在中国,说明了当地绝对有中国的书籍,并且不少。

结果西方却对中国的知识避开不谈,刚好十二世纪以后,因为十字军东征,以及地中海贸易,包括西欧人从阿拉伯人手里重新夺回西班牙。

西欧人发现了许多阿拉伯的书籍,各种说是古希腊的版本,唯独没有中国的,这无疑是不可能的。

不提阿拉伯国家和中国贸易的兴盛,以及有史以来的交道,包括蒙古带去大量的工具和宋朝知识,注定了阿拉伯地区,会有大量的中国知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