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打手心。
中学的教学风气,充满了严格。
这些十三岁的少年们,已经被学校当做半个大人对待,要求他们全面发展的同时,每个人都尽量跟上进度。
这就是中华重工工农子弟中学。
傍晚。
周承志带着成绩单回到家中,需要交给家长签名,成绩还算不错,他脸上保持笑容。
更让他开心的是父亲今天有时间。
周通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已经发表在杂报上,获得了巨大的轰动。
对于周通所言未来会出现大量卖地现象的猜测,引起了社会许多人的斥责,认为是败家子的行为。
但也有很多人支持,觉得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总之。
周通的名气又一次传遍了北平,同时也打开了一扇大门,对未来社会生活模式的推测和预测,许多人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在报纸上,有了更多此类的文章出现。
周通拿过儿子的试卷,本还想要指点一番,看了看试卷上的内容,一言不发的签了个名字,交还给自己的儿子。
“父亲,虽然我错了三道题目,其实只有一道题是不会的,另外两道题儿子大意了。”
“不错,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才会能进步,好好学习,去问你母亲饭做好了没有。”
周通打发走了儿子,生怕儿子问他考试上的内容,自己当着儿子的面答不上来,太丢父亲身份的脸面了。
周承志毕竟是少年,被父亲支走,丝毫没有往这方面想。
等儿子离开房间,周通无奈的摇了摇头。
“理化课教的都是什么东西,尽是些看不懂的。”周通颇有怨言,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不如人。
文人就是不服气,反而骂理化课。
北平社会洪武三十年开春后,全社会方面大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