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九十三章 改变大明的生产模式

第九十三章 改变大明的生产模式(5 / 6)

服徭役,收实物。

等等方式都是比较原始的手段。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在朱高炽看来,改变大明的生产模式,才是有用的。

山东和山西出现的流民。

那是因为社会大明分配的问题,粮食不够只是一个表象。

换而言之。

社会的就业机会太少。

总有些地方会造就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没有别的生计,也找不到活干,就成为了流民。

明初的流民,和明末的流民,两者诞生的根子是不一样的。

不改变生产模式。

就算获得了番薯也无用。

明中期的皇权,就已经压制不了地方,江淮的经济富庶,小市民阶级诞生。

有精神上的诉求,所以诞生了新学,技术上更不存在问题,因此有了资本主义思想萌芽。

可一切都被遏制住了。

清朝有番薯,但是没有生产进步。

所以番薯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但没有带来人均经济的繁荣,反而让人们陷入了极度的贫困。

农业社会的无解。

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战乱……或者像西方来一场黑死病,灭绝一半以上的人口。

好吧。

看见朱高炽的想法,所有人都无法理解。

明明有这么好的方法,为何不拿出来呢?

见人们有些指责的眼光,朱高炽连忙解释:“修建沟渠是大工程,不是伱们说现在什么都不适合做吗?”

“而且官府的事情,王府不好插手。”

放在十年前。

朱棣定然可以组织起来,他那时候的权利大。

现在嘛。

听到老大的话,朱棣的脸色黑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