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 > 第349章 大预言家汪公子

第349章 大预言家汪公子(1 / 4)

汪德渊的到来,让晏珣知道很多东南沿海的事,朝廷邸报上不会说的。

“打劫陈老师的‘乱兵’是什么?其实就是官兵。匪过如梳,兵过如篦,除了戚将军麾下,其他官军真是一言难尽。”汪德渊叹息。

当地卫所的还好,外地增援的“客军”,最爱趁火打劫。

“战事结束,客军要返回原来的卫所,路过州县装成匪徒打劫富户。这种事情多了,日后有人造反,百姓都不期盼官军平叛,不如从贼算了。”

晏珣默默点头。历史上是这样没错,汪公子乃大预言家。

汪德渊接着说:“军队可比匪徒,贫困是一个原因……”

明太祖编制军户,命其屯田以自给自足、世代从军保家卫国。

“太祖曾说‘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可是一代代传下来,各种弊端丛生,卫所军卒甚至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军户的生活比不上普通百姓,造成大量逃亡……

正统年间,逃亡官军已经高达一百六十多万。到如今,卫所的实际军士恐怕不足三成。没逃亡的军士也不堪一战。

为什么倭寇长期以来‘以一当十’?朝廷以为派出三千人作战,实则只有五六百老弱病残。

南边如此,北疆未必好到哪里去?皇帝策问,南北匪寇为何一直解决不了?呵呵,因为军队早就烂了!”

汪德渊又黑又糙的脸,露出痛苦的神色:“太祖时威震八方、成祖时横扫草原的卫所军队,早就烂了!”

一声低沉的呐喊,眼眶已经湿润。

诚然,他躲在家乡扬州,可以过醉生梦死的人生。

可是下一代呢?再下一代呢?

山河破碎,躲在扬州就安全吗?

“德渊哥……”晏珣给汪德渊递一杯茶。

给大佬敬茶!你辛苦了!

从小不差钱的汪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