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通判一职,官阶虽不高,然权利却不小,非但司掌一府刑狱之事,还要协助知府管理府衙日常琐务,可以说一日都不可缺。如今这通判一职空缺,你们说,可有好的人选能顶替之?」
座间几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均摇了摇头。
李秋遂接着道:「我倒是已想好了一个人选。」
徐恪下意识地问道:「难道此人就是杨家大火的幸存者?」
「小无病啊!你可真的是聪明,被你给猜中啦!呵呵呵……」李秋点了点头,手指徐恪的额头,笑着说道。
此刻,李秋两眼与腮边已尽皆呈酡红之色,显是「女儿红」已喝了不少。在如此美酒不断「滋润」之下,李秋两眼中已如波光隐隐,只见他右手手指往前,那手指肤色白润,细如春葱、滑若柔荑,已堪堪戳到了徐恪前额……
见此状,慌得那徐恪赶紧低下头,不敢正视李秋之双眸,非但是徐恪,就连旁边的舒恨天与魏嘉诚也都不自觉地别过脸去,不敢看眼前的一番「妙景」。
徐恪忙又问:「李兄,那人姓甚名谁?」
李秋给自己斟满了一大杯「女儿红」,又来了一个满饮之后,这才缓缓道:「那人名叫杨俭祥,如今在杭州府做一个典史,听闻他官声一直不错,无论做事与办案,也都称得上勤勉公正。我今日查阅了他的履历,才发觉这人的父亲,便是之前曾闻名于杭州城的「杨大善人」——杨文庸。」
「杨俭祥?他还活着?!」徐恪不由再度反问道。得悉杨家竟还有人能从火宅中死里逃生,此刻他心中,非但无半点怒意,并且还有些欣慰。
今日他一直有些郁郁不欢,此时才明了,其实自己除了对王大爷父女俩的死感到悲伤之外,对杨家人的意外身死,何尝也不是感到难受?
「当然活着!」李秋道:「非但活着,且还活得好好的呢!我今日与他还见了一面,听他言谈举止,果然落落不凡,颇有些名门大家的风范。」他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