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之后,千户大人头一个以身作则,北司中自千户以下,至百户、校尉、掌旗等,均严守律法、洁身自爱,北司上下贪墨之风立时遏止,卫卒们做事再也不似从前那般推诿拖沓,而是人人争先、个个奋勇……
并且,大乾朝堂人人谈虎色变的北安平司诏狱,之前已是人满为患,屈死于狱中者更是数不胜数。在南宫不语大力整顿之下,经好几次全面重审人犯,那些狱中关押的人犯,除了罪大恶极之外,其余该放则放,诏狱竟为之一空,人犯数量较之孙勋之时,足足少了大半。
兴许是南宫不语做得委实太好,以至于南宫之后,已再无人可取代他“千户之位”。
包括张木烨在内,也还是不行。
北司中人,自百户以下,所有人看这位新任千户的眼神,只有恭敬、谨慎、惟命是从甚而心存恐惧,可没有任何人,能在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崇敬之色,哪怕是一丝一豪由衷的崇敬与折服,都没有。张木烨知道,所有人都在不由自主地拿他与昔日的南宫千户相比较,而比较之后的结果显而易见,都是失望,满满的失望……
张木烨心中不由地有些后悔,早知今日,自己当初就不该接北司千户之位,实在躲不过,也该想方设法调几个自己得力之手下过来才是,至少青镜司中的储吉康与韦嘉诚,两者哪怕只能调一个过来,自己今日也断不会是如此难堪之局面。
他记得当初自己初入北司之时,曾去找诸乐耘商议对策。还是那诸乐耘向他献计,让他先不要调动自己青镜司之手下,一来,朝中党争日剧,皇上对于结党之事深恶痛绝,此举正可表自己一心为公、决不树党之坦荡之胸怀;二来,青镜司内,只要他张木烨的亲信仍在,就算日后徐恪不肯结盟,那青镜司还能捏在他的手中。
至于他去了北司之后,能否新官上任得以诸事皆顺?诸乐耘便道他自可从北司中慢慢扶植自己亲信。可笑那诸乐耘还曾宽慰张木烨道,昔日南宫不语初到北安平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