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这份罪证,才招致敌人的追杀!”
终于说到正题了!
百官悚然一惊,联想到京中的流言,很快想着永安王府的这份“罪证”,就是几家藩王谋害先帝的罪证了。
潞王、永安王死了,但参与逆谋的大赢家还是皇宫中安坐呢!
皇帝似乎没有察觉到众臣各异的目光,淡然问道:“所谓遭人刺杀无法回国,有何证据?幕后之人是谁?永安王府收着的罪证又是何物?”
陛下,你还真敢问!
站在勋贵之列的承恩公都快哭了……这个时候难道不是尽量把案子引向民乱、暴政这些方向吗?
提幕后之人和罪证做什么啊!
戴子品犹豫了一下,说道:“永安王和先潞王及其他几家王府合谋害先帝,各方立有协议,事成之后如何分配利益。其中永安王一系可得东南矿藏、海贸之权,皆大利也!为防其他人反水不认账,永安王私下留了协议,上面有各家印信!另外,还有一份人证名单,上面有参与此事的官员。”
他说了,他真的说了!
尽管此事,朝廷大臣从各个渠道,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但戴子品竟敢当庭陈述,还是让他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弑君之罪,当诛九族!
此案若为真,那么凡是参与其中的人,就算是已经身亡的,都将重新问罪、身败名裂!
承恩公腿已经发软了,只强撑着让自己不要摔倒。
驸马都尉齐可茂出列道:“臣有事启奏!”
得到皇帝许可后,齐可茂正对着戴家兄弟道:“你们两个小子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在大殿之上诬陷藩王!先帝亲讨潞王之乱,中途急病而崩,有当时随行御医的医案为证!时任东缉事厂厂督仇良是先帝心腹内宦,对此并无异议。”
“且随行之人中,有时任京营指挥使、翰林院待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