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犯戒时好像什么都不忌畏。
有人找你帮忙出点钱,就要好好算算,怕自己不够用,这时就成了有压力了。有畏就有所顾虑,有所计较,有所打算,这就是凡夫。
真修到无畏,就是大解脱。所以无畏力菩萨是等同虚空,在空的自性中,才可以和万类众生同时呈现。
了解这个道理,你们学禅定,想神通,不用来问我,我不会告诉你,我也没神通。
通从定发,先求定。哪一种定才发得了大通呢?见了自性真空,明心见性了,自然就是通。
我们虽然还没有到达这境界,但是依佛所教,信受奉行,依此发愿,久而久之,功德成就,自然可以到达。
修大乘佛道的菩萨不怕魔,也不怕邪,因为自己精通邪门歪道。如果仅通佛事,而不通魔事,就不叫作佛。仅知有善念,不知有恶念也不叫做佛。就像有人只要在白天看得见东西,到了晚上就看不见东西,那不是健康的人。
有成就的人常在一片光明中,不论什么邪门歪道,光明一照,全都变成了佛道。所以说:“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又譬如一把刀,医生用来动手术救人,也可以被用来伤人。刀的本身没有善恶之别,差别在用的动机。
诸佛菩萨要度一切众生,善人恶人都要度。因为要度恶人,甚至会示现魔行,这就是四摄法,用现代话来说,是教育的方法手段。摄是摄受,就是包容。再重复提一次,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讲到爱语,我小时候读的课外读物《增广昔时贤文》,你们应该去读,其中有一句:“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句话可以作两种解释,一种是:碰到人总要打个招呼嘛,不要理都不理,这是爱语的表现。另外一种解释,是自己人生经验丰富了以后才知道的,也要谢谢当时的先生们不愿意讲穿。
说句笑话,这两句话给情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