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什么佛土的境界,教化培养他的善根,生起菩萨的根,而取佛土。教化众生是非常苦的,有些众生是显教的根器,就只限于显教,不能受密教;有的是密教根器,跟他说显教他听都不愿听;小乘根器的,不能受大乘;外道根器的,无法信入佛法,必须用外道来诱惑。教育就是诱导,使他培养善根,让他在外道里转回来。这就是菩萨教化的方便,难怪诸佛见面都彼此问候:“少病少恼否?众生易度否?”
那么,学佛修持,要从哪里下手?哪里立根?从哪里找净土呢?要想成佛,离不开一切众生,所以要先学会做人。与人都处不好,还想度众生?自己想成佛,看到人都是冤家,嫉妒人家,这是种善根吗?简直是魔道了。你说自己瞋心大是阿修罗,你有阿修罗的本事和功德吗?你能一怒而安天下吗?佛在《维摩诘经》说的这一段经文,看起来经意很明显,其实是密教,秘密在其中,我再诵一次:“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学佛是离不开众生的,一个众生也不能舍离。
“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你不要说众生没有随你之所化,是你连化缘──教化的因缘,都结不上,因为你自己与众生隔离了。造隔离之业,以造仇恨之业,恶言刺众生,恶语伤众生,尤其是四种口业:恶口、两舌、妄语、绮语。还有心中贪瞋痴意业,你说,怎么结化缘?当然得不到成果。所以,一切菩萨“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自己心中的众生更要调伏,众生就是心中的念。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起菩萨根而取佛土。”这一层道理是大乘佛法,不是谈空,是说有,是“而取佛土”。所以发了愿就要执着你的愿,要你不执着,是开佛知见,开示你先能够了“妄念空”的一面,然后再起而修“胜义有”的一面,毕竟是有的,不是空。但是这个有是妙有,不是凡夫的执着假有。没有真愿力,就不能成就真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