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有意放纵。”李清说着摊摊手。
实际上也是这样,内阁在成化时期还是“纸糊三阁老”,但到了明孝宗时期开始有意提升内阁地位。很多人都误以为内阁从一开始地位就很高,其实不然,原本内阁地位是低于六部的。组阁之初,阁臣成员都出自其他朝廷机构,当然以“六部”骨干心腹为主。仁宣时期,以“三杨”为代表辅政近臣直接入阁,内阁权力迅速提升。
在没有了丞相之后,掌管人事任命的吏部尚书便俨然成为“天官”,论品位要在阁臣之上。在洪熙时期,大学士杨士奇加至三孤兼尚书衔,然而叙位时还是居于吏部尚书蹇义及夏原吉之下。
弘治四年的时候,吏部尚书王恕还排在时年以礼部尚书入阁臣的丘濬之上;然而到了弘治六年,朱祐樘便改让丘濬居王恕之上。从这时候开始,由侍郎、詹事入阁的人,班皆列于六部尚书之上。
真要说内阁完成最后一步进化,那害得看我朱·老道士·大扑棱蛾子·朕的钱·厚熜。
“这岂不是有丞相之实,却无丞相之职吗?”老朱恶狠狠地说道。
这丞相看来是白取消了,后代虽说没有重新设立丞相,但这内阁首辅,俨然不就是宰相吗?
“说到底,内阁权力逐渐膨胀,主要还要归功于后世皇帝一代一代的努力。”李清摊摊手表示无能为力:“内阁这个机构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你的子孙们身上。”
“咱明白了!”朱元璋恶狠狠地看向朱标。
朱标心头忽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随后不详如期而至,他的屁股上挨了一脚。
“混蛋!你看看你的那些个后代,都干了些什么!”
老朱咆哮如雷。
李清张张嘴,决定还是不说了。
这可不赖他啊……是你朱元璋动手太快,小标啊,要怪就怪你这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人的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