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 第一百五十八章 没活?没活谁姓朱啊!

第一百五十八章 没活?没活谁姓朱啊!(5 / 7)

哥你就再也没有设立过丞相,并且将这个官职彻底废除。”

对于胡惟庸谋反一案,众说纷纭,有人说老朱只是为了取消丞相而杀胡惟庸——但事实上来看,胡惟庸也的确该死,他的死不说是大快人心吧,至少也可以说是普天同庆。

“从此之后,丞相的权力被分散到六部,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嘿,咱正想这么干呢。”朱元璋不禁一乐:“只是苦于废丞相之后,原本身为丞相的胡惟庸没地方安置,所以就一直没有动这个位置。”

“有丞相帮忙分担一下政务,不是也挺好的吗?”李世民在一旁忽然说道,“皇帝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政务全都揽在自己这里处置。”

“这就是执政理念不同的问题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李清笑着对李世民说道:“后人总结出的无数经验,相当多的一部分都是从你大唐身上汲取的。”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

“不过后世弄出来的那个内阁也挺不错,相当于承担了丞相的义务,却没有丞相的权力。”李清继续说道。

“内阁?”老朱一下就来了兴趣,他虽然是个工作狂,也是个控制欲爆棚的人,但能不分出去手中权力还能省省心的事儿他也想办。

“大明太宗时期,皇帝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李清说到这里,老朱的神色十分感兴趣,随后李清的话锋一转。

“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权力也逐渐膨胀。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夏言、严嵩为首辅时,“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内阁权力的膨胀,原因其实有很多,但最大的原因可能是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