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
当年他还很小,福利院里有个大姐,那时候有个开小金矿,却不知为何破产的大叔追。
那大姐就拉着小时候的温言,假装自己是单亲妈妈,谁想到,那大叔一点不介意,对温言还挺好,持续了小一年时间。
那时候温言还觉得这大叔肯定很有钱,那大叔吹牛的时候,就说了不少相关的事情。
听大叔说,小金矿哪有煤矿赚钱,他出一次事,给赔偿金就给赔破产了。
而之前哪怕开个小煤矿,那也是比抢钱快,一天的利润赔十个人都轻轻松松,以至于还有专门骗人到井下弄死后骗赔偿金的,就因为给钱爽快。
大叔那时候还感叹,可惜入场晚,没啥机会了,上面已经开始整治小煤矿。
别的郡的事,或者别的事情,温言可能不清楚,可这些事,他绝对比关中郡里不少人都清楚。
记录里这人,的确是开小煤矿起家,可记录却非常干净,可查记录的意外死亡案例,数量都非常少。
这是瞎扯淡,而且这人还是在最赚钱的那年出手的,相当于在三十年前,少赚了一个小目标。
至于更早的记录,基本就没有了,连入学记录都没。
这让温言想起来,三十年前的时候,很流行,也不算难的一件事。
改户口信息。
改名字,改出生日期,甚至因为某些原因,改民族的都有。
那时候,还不像现在这般严谨,且身份证号都还没变成现在的统一18位,重号的情况都有。
温言作为一个当地人,还跟行业里的老油条厮混过,非常清楚一点。
一个没上过学,山村里走出来的小伙子,没钱没背景没文化,绝无可能在那个时候,安安稳稳地开一座煤矿。
这记录,后面的肯定没啥问题,但前面的记录,肯定是有问题。
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