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其妙地改了姓名。
那一次,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书坊的水,很深。
更有有能耐的,打听得到这长乐书坊东家的姓名,更是不由地一阵胆寒。
而此时的东南,宁波府中,长乐书坊的总部。
大堂之中,一位中年人端坐,面前还有着一个面白无须之人,正在指指点点,唾沫横飞。
中年人是这长乐书坊的执掌者,严子璨。
作为这天下第一大“报业”的首脑,他虽然隐于幕后,但是在大明之中,其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现在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准确地来说,自从数月之前,皇帝与首辅闹掰之后,他就被套上了紧箍。
这位皇帝作为舆论的最大受益者,自然也是知道民间舆论的力量,毕竟当初他能够登上皇位,就少不了民间舆论的支持。
所以自从他与严晨昊有些离心离德之后,他便从北京,派来了自己心腹宦官,作为监工,“审核”长乐书坊的内容。
前段时间关于那次北征的时论,就有着这宦官的影子,非要大肆报道,渲染那一次的胜利,而将其他的朝臣的谏言隐去,许多民间有识之士的投稿,也被他一并否决。
偏偏还不能不听,人家有着官方的背景,虽然严子璨也有后台,但是越国公也不至于因为这种小事去和皇帝顶牛。
这些时日当真不好过,每一期的时论,这宦官都要过问。
而现在,他又来了。
“李汝华这个老匹夫,竟敢与陛下作对。”
那宦官很明显有自己的渠道,得知了宫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此时正宣泄着怒火:
“严坊主,正好不是这一期要报道那饷银之事?干脆全都赖到这李汝华身上,令他尝尝厉害!”
宦官的恶意满满,也想着借此机会讨好皇帝:
“就说……那些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