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宋的体量翻了七八倍

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宋的体量翻了七八倍(5 / 7)

口税这一说。

那么外商来大宋做生意,很容易赚得盆满钵满。

比如某商品在本国收的价格是10文钱一斤,报到大宋变成了5文钱一斤,如果是一万斤,那就是五万文钱,关税就只需要交2500文钱。

可这种商品到了大宋,价值就至少得翻三四倍以上,哪怕到了大宋售卖后,依旧要纳商税,但却非常省钱。

由于没有进口税,外商可以直接把商品在当地售卖,又因为没有在大宋注册公司,他们一般是选择卖给当地的经销商,价格略低,并且还享受外商较低的税率。

毕竟朝廷需要对外商进行低税来吸引外商,加之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差,以及考虑到海贸的巨大风险,所以外商的税率远远低于本国商人。

如同样价值十万贯的货物,本国商人可能要缴纳15%左右的税,而外商则只需要缴纳货物总价值的6-9%。

关税说是5%,但最多也就是售卖价后的1-2%,大头是在本国出售后5-8%的外商税率。

另外由于出口税降至5%,外商从大宋购置货物,出关回本国售卖,需要缴纳的税也就只有5%,因为买方是不需要交税的,税一般都在商品价格里包含了,由卖方交纳。

如此一来,外商把外国商品卖到大宋来,只需要缴纳6-9%左右的税,最多不超过10%,而把大宋的商品卖到国外去,则只需要缴5%。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事情。

然而大宋朝廷也没有办法。

赵骏不是不想提高对外商的税率。

奈何一是这年头信息不发达,外商有巨大的信息差优势。

二是海贸风险确实非常大,本国商人再怎么税率高,那也非常安全吧。

可外国商人沉船非常多,后世泉州、广州等地发现以及打捞的宋代沉船不知道多少,更别说茫茫大海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