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宋的体量翻了七八倍

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宋的体量翻了七八倍(4 / 7)

甚至根据主营业务不同有些能达到15%,如果没有地方政策优惠,最高可能达20%-25%之间。

当然。

跟以前30%以上的苛捐杂税还是轻很多。

海贸就不同了。

原来大宋海洋贸易的进出口税收都是10%,即你把货物卖给外商,朝廷要征收你10%的出口税。

外商把货物卖到大宋来,大宋市舶司要征收10%的关税。

出口税针对的是国内商品出售者,哪怕你自己是船老板出海做生意,只要你是把商品卖到国外去,都要征税。

而关税针对的则是入境货物。

哪怕你是大宋商人,从国外把东西收购回来,要卖到大宋,也得交关税。

但这样无疑就有很多操作空间。

比如最经典的就是虚报价格来逃税漏税。

因为关税收的是外商在商品生产国的成本收购价。

不然按照最终售卖价收税,那就会无限提高成本,直接会让这种商品价格崩溃。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假如一斤茶叶在产地的收购价是20文一斤,那么运到目的地的成本是每斤30文。

要保本就最少得按每斤50文卖,要赚钱就必须卖51文以上,至于赚多少受市场价波动,但一定得51文以上才能赚到钱。

如果大宋是按51文的售卖价格收10%的税,那对于商人来说,成本就变成了56.1文钱,每斤反而要亏6.1文钱,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商人就肯定要把成本提高到每斤56.2文钱。

后来赵骏为了提高贸易额,调低了出口税,降至5%。

如此一来,关税就是10%,出口税就是5%。

而且也没有进口税这一说。

因为进口税是由进口的本国商人承担,外商不存在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