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人,皇帝罢免地方官员,罢免的很是舒畅,就是苦了他这个查缺补漏的人。
各种调令,弄得郑袤做梦的时候都在背地方官员的调任名单。
曹髦做事不愿意拖沓,在下达政令的时候,总是走军事通道,即加急传令,这可以保障皇帝的命令很快能被地方所知,就是有点废驿卒。
整个大魏的地方官场乱成了一锅粥,诸多政务都受到了波及,看起来大魏地方直接停滞了下来。
对此,尚书台表示极为担忧。
现在可是秋收啊!!
“陛下,当今秋收,实在不适合如此大范围的官员调动,钟君的新法门,郑公的新律,已经逼的很多官员们辞官了,这些辞官的人越来越多,秋收之时,却没有主官来负责,庙堂的政令在地方上不能被执行”
崔赞站在曹髦的面前,神色颇为着急。
崔赞觉得,皇帝实在是太着急了。
连着安排了诸多的刺史,这其实也能接受,可是接连着对官员们下手。
弄得地方官员各个惊恐,愤怒,弃官而去的人大量的出现。
这其实就是地方官员对皇帝不满的直接表现了。
上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在党锢的时候。
崔赞一直是在想办法避免这种情况的。
请访问最新地址
曹髦看起来相当的平静,崔赞的说辞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他知道地方上所发生的事情,郑袤每日都会告知自己各地的空缺情况,曹髦对此无动于衷。
与其被逼着找一批只知道祸害百姓的官吏来继续治理地方,倒不如让他们都滚蛋。
耽误今年的秋收和防冬?
那就先耽误这么一次吧!
他们总是会有借口的,熬过了秋,那就是要防冬,熬过了冬,那就是春种,熬过了春,还有农忙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