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众人宣读法令之后,庙堂又开始进行王昶的其余策略。
延长官员的任期,并且以严格的考核政绩的方式来进行提拔和罢免。
这件事主要是钟会所操办的,钟会总结出了一套针对地方官员的提拔任免制度。
钟会吸取了秦以及前汉的提拔法,设立了比较考核法,这个方法是先秦时就有的,开创者大概是商鞅,在这种考核法下,同级别的地区是竞争关系。
就如原先马隆在军中的操练那般,兖州内部的几个郡会在年终时查看彼此的包括耕地,户籍,治安,财政,道路修养等等方面的成果,然后进行比较竞争,名列前茅的郡官得到提拔,排名靠后就要遭受罢免或处罚。
而郡内也是如此,由诸多县进行比较,名列前茅的县官得到提拔,县内再比乡,乡里再比里包括几个州也是要比的。
钟会认为,政绩是要看对比的,看他们每年进步了多少,跟同地区的做比较,可知优劣。
在暂时没有更好的政绩考核法的情况下,钟会的这种办法可以代用,好歹要将那些蠢物们给踢出去。
内臣们在各地继续着自己的整顿工作,被巡查已经惩治过后的地方的官吏们说不上突然变好,但是好歹在明面上不敢再如从前那般放肆了。
少有的优秀人才被发现,曹髦让这些人在各地担任太守,重点关注。
而学校,科举等事情,则是还没有进行。
主要是因为如今的大魏有些太混乱,官员调动太频繁,尤其是在地方上,简直就是一团糟。
而因为曹髦亲政之后的诸多行为,有大量的官员辞官,他们认为皇帝对士人不够敬重,用酷烈的手段来对付士人,或许他们是怕被查出什么,反正地方上有很多的空缺,很多地方的官员还在交接状态下。
尚书台的吏部几乎要炸开了锅。
郑袤才是这段时日里最忙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