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必然后悔,将来还得再买票补上今天的遗憾。
司徒美堂说:“陆教授,您远来是客,我们要尽的礼数不能少。”
陆时便不再劝,
“多谢。”
两人又将注意力移回了舞台上。
司徒美堂伸出手指,指着舞台一侧好奇道:“陆教授,旁边那个大的牌子是什么?上面怎么是英文?”
陆时解释:“那是字幕。”
他在回答时,有种恍如隔世的荒诞感,
在现代,国内总是要看带字幕的引进电影,
现在反而倒过来了。
司徒美堂好奇,
“字幕……这个名字倒是直接得很。以文字形式在幕布旁边显示对话的内容。”
陆时纠正:“不只是对话,还有部分后期加工的文字,例如年代、地名、人物介绍。这些都可以在字幕中出现。”
司徒美堂点点头,
“这算不算强制让美国佬学咱们的语言?”
陆时耸耸肩,
“怎么能是强制呢?人家是自愿的。”
司徒美堂差点儿笑出声,
想到这是剧院,赶紧努力憋住,继续看戏。
随着剧情的展开,华人观众发现《大佬》就是发生在身边的堂会的事,遂逐渐代入,没人再想着离开了。
但另一个问题出现,
那就是叫好声和讨论剧情的声音。
中国戏剧有叫好文化,甚至有一套规矩,
比如,
名角儿或者观众缘好的演员,幕里第一嗓子,只要听到声音,观众就得叫好,
这就是所谓的“碰头彩”。
除此以外,
逢高腔长腔叫好、经典唱段叫好、高难度动作叫好、做功叫好……
类似的规矩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