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这老哥的审美体系是怎么建立的,为什么会觉得那些字写得好。
但是,事已至此,他只能应承了下来,
“要不,叫‘明法楼’?”
克里孟梭立即点头,
“这个名字好!而且,陆教授提字也是够格的。因为你是中国人,而中国在法学上的领先地位不容辩驳,可谓‘遥遥领先’,这还是你给我们普及的知识呢~”
这个马屁拍得有点儿露骨。
陆时倒也习惯了,
“行吧,那就叫‘明法楼’好了,我……唉……我还是意思意思吧,捐个5000法郎。”
他的毛笔字写得好也就算了,
写得不好,还是捐点儿,就当给人家巴黎大学的补偿了。
于是,在未来一百年,明法楼饱经风霜,翻新甚至重建过多次,其门牌都没有换过,一直是三个汉字,
而法语名则被挤在了下面,只有小小的一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