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止是这汴京城。
东南六路的富商们,那些以经商为业的士人们……
都会将蒲宗孟捧起来,甚至捧到一个不属于他的高度。
作为东南六路之一的浙江路的人。
舒亶很清楚,东南六路的民心、民声,其实一直和汴京有着疏离。
浙江一路,就一直很不满,朝廷要的太多,拿的太多,留给本路的资源太少。
而蒲宗孟这篇文章只要出现在东南,那必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户尽欢颜!
“蒲相公能写出这篇文章……”舒亶眯着眼睛,看向都堂后面,那巍峨的宫阙。
“必是得到圣心首肯过的!”
这是很关键的。
没有最高意志的同意,谁敢写这些东西?谁敢说这些话?
而且就算写了,说了,皇帝不听不用,等于白写白说。
诚如汉代的东方朔所言:用之则为龙,不用则为虫。
所以啊……
蒲宗孟敢写、敢投稿,汴京义报敢刊载敢发行。
这本身就说明了宫中的态度。
舒亶不禁想起了老家那些被说服,投资造船业或者连本合股组成带泄、斗纽一起出海经商的那些商贾。
想起了陈睦,明目张胆的拿着明州官府收上去的两税、商税,以低息借给那些造船的船厂,乃至于公开招安海上的海盗,授给官职……
他就已经知道,自己该怎么选了。
曾布虽然很好,看上去很有格局。
但对不起,我更亲近蒲相公。
当然,现在的他很清楚,他是没资格选的。
只能是先尽心尽力的协助曾布,将这个案子办好,摘掉里行的后缀,成为一个真正的监察御史,再谈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