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解释一下熙河棉庄经济的运作。

解释一下熙河棉庄经济的运作。(4 / 8)

界上很多地方,都看过这种情况,相信大家也能明白,这必然导致什么了吧?

所有人都疯了!

熙河的汉、蕃豪族,甚至吐蕃那边的溪巴温、温溪心才会这么铁了心,跟着向宗回、高公纪走。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利益。

向宗回、高公纪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开始不在在铁钱里面掺杂质。

所以,熙河的铁钱币值开始上升。

在元祐元年春天以后,应该和四川齐平,达到10比1的币值。

那,可能就有读者要问了。

为什么,之前没有人发现,没有人用这些办法?

答案是北宋对经济金融的认知很浅薄。

司马光的‘天下财富自有定数,不在官府就在民间’,以及王安石的‘理财’之术,才是主流。

而所谓理财,多数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加税或通过垄断方式获利。

然后就是熙河地区的情况,非常特殊。

这里的胡人数量,远远超过汉人。

就连军队和武装,也多为少数民族首领所有。

比如说包顺家族,常年是北宋在熙河地区的头号打手。

多次作为主力参与战争。

也比如说赵思忠兄弟等等。

他们都是拥兵数千,上万的大首领。

而北宋王朝对这些人,防备心极其严重,同时打压、排挤从未停止。

前文已经提到过,有文官曾上书,禁止蕃官出任汉官,以及到内地任职,只允许蕃官任蕃职。

在历史上这些人成功了,整个元祐时代,熙河的少数民族领袖备受打压。

而哪怕在熙宁-元丰时代,以及后来的绍圣-元符时代。

朝廷对他们,也是警惕、提防,胜过信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什么政策扶持、鼓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