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因为绢布和铜钱一样,价值相对稳定。
但粮食不同,粮食因其价格,存在波动,所以具备了金融操纵的空间。
各地官府首先将绢布折成粮食,然后再把粮食折成粮价(肯定是历史最高粮价),要求农户根据折算后的价格支付——在经过他们的操作后,原本廉价的蚕盐价格暴涨了数倍,达到了每斤蚕盐三百钱甚至四百钱的超高价!
这直接导致了蚕盐制度的彻底崩溃——贫困的农民,只是不识字,但不是傻!
蚕盐支付方式改变后,蚕盐的价格,比官盐还高了差不多一倍!
更不用说和私盐相比了。
所以,百姓纷纷用脚投票——我不要你的福利总可以了吧?
官府表示:呵呵!朝廷的恩典是你不要就不要的?
你不要了,我们的kpi怎么办?
是的!
大宋官府,都有着蚕盐的指标。
这是五代传下来的,本意是督促地方官,注重民生。
但,当蚕盐制度崩溃的时候,这个kpi,成为了要人命的枷锁。
地方官为了完成上级的指标,集体用脚投票——你们可以不请蚕盐,但我们的指标,伱们也必须完成。
于是,蚕盐超进化!
所有相关地区的农户,从此在每年缴纳夏税的时候,多了一个小小的负担——蚕盐钱。
官场上,美其名曰:虚纳蚕盐钱。
什么叫虚纳?
我可以不给你们盐,但你们必须给我钱!
这就是虚纳!
至此,蚕盐被完全玩坏,从一个福利政策,蜕变成了一个盘剥工具。
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有人问了——皇帝不知道吗?
开玩笑!
当然知道!
以赵煦上上辈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