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打理朝政了。
他为大唐社稷操持了一生,临到老来,自然可以心安理得地裹在温暖如春的被窝里,听戏曲也好,读故事也罢,总之是不会无聊。
但哪怕把大部分的政务都交给杨国忠,还是有一些国事是他这个皇帝所避免不了的。
比如马上就要腊月了,他得登上大明宫丹凤楼的城楼,向天下百姓颁布下一年的时令。时令谓月令也,四时各有令,指的是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季冬之月,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这是国家一等一的大事。
“圣人,司天少监来了。”
“召。”
李隆基近来染了些许风寒,主要是鼻塞,头很沉,昏昏欲睡的。到了他这个年纪,头疼脑热若处置不好是可能殃及性命的,也是一等一的大事。
不多时,司天少监瞿昙步入殿中,他年岁很老了,一身朴素的道袍,脸色有些忧心忡忡。
“圣人,老臣连日来夜观天象,恐来年关中将有大涝啊。”
李隆基一听便皱了眉。
前些年各道都有旱情,他在骊山遇刺那一年,便曾亲自求雨。久旱之后遇到大涝,乃是最烦人之事。
听着瞿昙慢吞吞地说了一会,李隆基终于开口,问道:“来年未来,卿如何知晓来年会有大涝啊?”
“老臣别无所长,唯擅天文……咳咳咳咳。”瞿昙说着,忽然咳了几声。
李隆基原本就皱着的眉头更加紧锁了。
高力士见了,明白圣人这是担心元气被瞿昙所沾去了,连忙开口道:“瞿少监,献了时令,且去歇息吧。”
“老臣遵旨。”
瞿昙才退下,便有宦官来报,杨国忠求见。
李隆基今日疲乏,原本不愿再见臣子,但想到杨国忠体魄强壮,也许元气充沛,还是下令召见。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