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或者说他不认为自己是背叛,因为他永远只选择赢的那一边。
他收到鲜于仲通的信了,确定阁罗凤没有叛唐之意。因为去岁左武卫大将军何履光才到南诏取了安宁城以及城中的五盐井,震慑了南诏。
偏偏薛白把所有赌注押到这件事上,那么,他只好选择李林甫。
“本相看到了。”李林甫淡淡道:“剑南节度使的人选定下了,鲜于仲通。”
“右相英明。”
这是一个小小的利益交换,李林甫要贬谪颜真卿,杨国忠收了鲜于仲通的礼物帮忙谋官,但杨国忠显然不满足。
“那,京兆尹的人选?”
“你想当?”
“下官愿唯右相马首是瞻!”
李林甫眼神泛起讥意,愈发看不起杨国忠,若不是薛白回到长安,对右相府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他绝不会留着这唾壶,眼下为了应对薛白,却不得不再用这种废物。
“京兆尹是要职,容本相考虑。对了,张垍欲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是,是薛白怂恿张垍。”杨国忠道:“此事我极力反对,但薛白、李泌似乎因为亲近东宫,一心要助张垍进入中枢。”
“构陷胡儿一事,也是出自东宫授意?”
杨国忠先是有些发愣,低着头,眼珠子转了转,道:“是东宫授意张垍,张垍一向与安禄山交好,因此能伪造许多以假乱真的证据,再利用李泌、薛白,在王焊叛乱一案中冤枉安禄山。”
这回答,终于是让李林甫满意,他点了点头,道:“等此案了结,你便是京兆尹。”
~~
杨国忠出了右相府,心里还在憧憬着拿下京兆尹一职。
他认为自己可谓是大唐升官最快的一人了。
之所以能平步青云,就是因他审时度势,相比起来,旁人都不如他,陈希烈软弱、张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