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唯一的青袍。
还未上前,已听到了有人在吟诗。
‘翠叶浓丹苑,晴空卷碧虚,忝同文史地,愿草登封书。”
“好!徐御史这诗好。”
“左相来一首吧。”
那老臣便献丑了。”陈希烈也是张口就来,吟了一首颇好的诗,未了还感情充沛,“野老歌无事,朝臣饮岁芳。皇情被群物,中外洽恩光。”
此时薛白上前行礼,李隆基心情正好,招手让他上前,却不是让他赋诗,而是指了指那正在抄录诗词的宦官,笑道:“新科状元来了,且看看这盛唐气象…….”
早朝结束之后,依例,官员们会在朝堂廊下会食,称为“廊下食”,这日薛白却是来不及在宫中用食,径直出了大明宫,直奔刊报院。
“薛郎来了!”
“快开门。”
两道院门被打开,薛白大步而入,只见两排匠师们已报着雕版在严阵以待。
“有八首新诗要雕!黄九公你雕左相的诗。”
薛白径直将一封纸笺递给一名老匠师,目光看去,只见对方已经把“奉和圣制”四个字都雕好了,可谓是艺高人胆大。
“刘十四公,你雕崔颢的诗。”
“崔颢回了长安了?
“是,调为司勋员外郎,我消息太慢了,他是临场作的诗,你快雕。”
“喏。”
八张纸条被分给十余个匠师,薛白快步往里走去,再穿过一道更隐秘的院门,只见里面正热火朝天……工匠们正在印邸报,且已经印好一半了。
“顺利吗?”
“不顺利,雕版被墨汁泡发了,又不小心磕掉了许多笔划.…..
“莫慌,我们已抢了非常多时间。”
薛白安抚着工匠,同时拿起一张邸报看了看。
因还不好双面印,每份邸报他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