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罢了,其名字的后缀真要全说出来,那肯定是说不完的。
“郑教授,都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可不能去轻视年轻人了啊。”
这时候,另外一个戴着眼镜的五十多岁中年男人,笑着说道:“岂不闻甘罗十二岁拜秦相,王勃十四岁写就《滕王阁序》,霍去病十八岁成就战神之名?”
“年长者最大的修养,就是控制住批评年轻人的欲望啊。”
见到这个人出言反驳,在场的人倒是一点都不意外,因为这位名叫林思阳,地位不比郑道光低,其他的名头不用说,单单提起一个国院政研室首席经济专家,就足以证明其地位。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和郑道光之间在国家经济理念上也一直有着纷争,郑道光坚持保守主义,而他则算是实用主义。
只要他认为有用的理论和策略,他都认可。
而恰好,这次孙紫萍的这篇文章,就非常令他赞同。
因此,他才会对此鼎力支持。
“孙教授的这个课题已经研究了四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逻辑上来说,都是完全没有问题,就更不用说其中还有大量金融市场中的实证案例。”
“至于这个模型就更不用多说了,你们要是连如此优秀的模型都否认了,那我觉得你们就单纯是为了否认而否认,这个会,怕是也没必要继续开下去,大家一起等着让领导批评吧。”
他的目光此时也看向了会议桌的一边,而那里,孙紫萍正坐在那。
以她的身份,在这里竟然也显得有些不够看,实际上这种级别的会议,她也并不算是常客,只不过会议讨论的就是她和李牧的那篇文章,因此才得以出席。
孙紫萍见到林思阳看了过来,便感激地回了一个眼神。
她所承受的压力其实也挺大,至少比远在沪市,还什么都感受不到的李牧要大得多,只不过幸好的是,还是有像林思阳这样的大人物支持。
当然,她自己也要为自己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