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搞一个交流生项目呗?”
陈志存似笑非笑地说道:“怎么?盯上了我们这个李牧了?”
“也不怕告诉你,我们这个学生李牧啊,五个月的时间,发表了十四篇一区的论文,是我们学院的宝贝,你觉得你们沪旦有什么值得我们交换的?”
“啊?”
胡亮呆住了。
五个月,十四篇一区?
这特么?
你管这叫本科生?
……
一夜无话,到第二天的十二点,这场模拟竞赛便结束了。
成绩要过一段时间再出,并且按照他们两校之间的传统,会在出结果后,举行一次讨论会,讨论会主要用来交流模拟竞赛中的心得,弥补不足,从而为之后正式比赛提供经验。
只不过两位带队老师,不管是胡亮还是陈志存,心中都基本上知道,谁会是第一。
时间再度过去。
暑假余下的时间,李牧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事情了。
一边等待着《数学年刊》那边的回音,一边等待着开学。
只不过,远在上京的一个会议室中,正在发生着一起唇枪舌战。
……
上京国院,经济政策研讨室。
“我不可能同意这个计划,纸上谈兵,始终都是纸上谈兵,一个数学模型又能说明什么?更何况这个模型,仅仅只是一个十九岁的本科生建立的!虽然我承认这个模型确实很精彩,假如投给《journal of finance》都说不定能过,但是国家大事,是能就这样简单敲定的吗?”
一位六十左右的老人,表情严肃,口中振振有词。
他戴着眼镜,颇有文人气质,而在场的人也都知道他的身份,郑道光,国家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上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院长,前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前央行首席经济学家。
而这些名头也只是一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