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进厂的多着呢。现在也不过三十五左右,也算现在最好的工人年龄段。
而有人什么都不要,直接辞职,工业区那边本来就嫌人多,基本都批了。少一些人,福利压力就轻松很多。而且又可以卖一些人情,招一些有关系的人家属进来。但他们却没仔细想,罗成这边要的可不是偷奸耍滑的人,来这边以后就要踏实干活的。人笨手脚慢没有关系,但人要不踏实,老想着去偷懒,那是会开除的。
所以能选择辞职的,基本都是愿意工作的。这就导致工业区那边的工人弊端更明显,如果不是有高利润支撑,换成其他企业,要是再实行自负营收,可能倒闭潮会更早到来。
一直到八零年的下半年,有些人入职的比较早的,几乎没怎么干活白领了半年的工资。比较少的,大部分人也领了好几个月的工资。领工资的时候,没有票据发下来,但还没开工,粮食就可以在内部随便购买了,不需要票。经济区建设了几个商城,各自物品都是只要钱不要票,但目前只针对经济区这边的员工。
很多在六十年代就进入工业区这边干活的,闻到了老套路。果然工资高并不是终点,福利高才是罗成的风格,原汁原味。
这都没干活,学习的好,都奖励自行车了。还有几个月才过年,就放出风声去,表现优秀的工人还有干部。年底进行评选,直接奖励彩电。
一台彩电这年头二三千,义安这边国营单位和企业是涨工资了,但平均就涨了十多块。一台彩电要他们不吃不喝干好几年,要个毛编制,私企虽然工作不是铁饭碗,但只要不是去偷奸耍滑的,也不会开除人。
年轻的熟练工辞职潮开设在义安发生,这让义安这边的领导很难做。
深城那边是指定的特区,那边的国营单位也允许不更其他地方挂钩。但义安城这边不是,不能因为经济区那边工资高,就随意抬高国营单位的工资来留住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