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临时工的钱。因为农村户口还没定量,但可以按指标买大米,汽车厂的福利米糠豆粕啥的,这边都有。小东西票据也有,不过毕竟是在乡镇,这边的伙食肯定不能跟汽车厂的食堂比。可汽车厂来这边的有补贴,小姑他们住这边的是没有的。
收菜的是大叔二儿子的媳妇,也是帮着收的,没有工钱。大叔的两个儿子都属于搬运工,有时候还要跟车到义安汽车厂卸货。
罗文是给镇里下最后通牒了,再不招帮手工人来,他就让合作社的人事职员去跟汽车厂汇报了。别到时候人招满了,你们又想安排人进来。
而公社的人怎么可能不想安排人进来,罗文这边的亲戚进去,只不过是临时工性质的。他们现在是在公平公正的在缩小招人的范围呢。就跟后世投标和内部招聘一样,在指定各种条件。
先是把农民去除掉了,说镇里招人属于镇里的人。不是汽车厂的,你以为能有购买粮食的福利呀。现在在合作社的会计和出纳,除了领工资,可没汽车厂的福利领,就算是罗文也是如此。
招人,不是公社不给农村人机会,是你们去上班了,光拿钱没有票,粮食都没的吃。这样一下就排除一大半人员了,而镇里吃商品粮的人又不多,基本都是镇里单位上的,粮站的,林业,渔业,农业等单位上的。
而公社的领导子女,或者一些亲戚,就符合的几率大了。然后又是文化呀,又是年龄,又是各种提议。反正到最后,某位领导的女儿有小学文化,去做统计不错,除了她就没有一个有这样合适的了,简直是‘量身定制’。
至于其他的,哪怕是一个搬运工,挑拣菜的,整理仓库的。反正机会难得,直接以正式工的形式整,吃商品粮的,直接当个正式工怎么了。至于不少人员安排过去,合作社上缴的财政要少不少,但那又有什么办法。上缴的钱是镇里的,领的工资是个人的,只要安排过去,谁不感激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