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组长了,货车已经造出来了,目前也在检测性能,检测的方式就是挂靠在运输站。一辆货车的运输力可以当七八辆卡车了,货车太大,这年头还没有开过十来米长货车的司机。
还是从运输站,直接调遣了一个技术好的司机来汽车厂,也算是间接挖了运输站一个司机吧。
当运输站听说汽车站弄出了一辆十二米的大货车,能装二十多吨左右的货。都亲自派人来查看了,可惜的是,汽车厂有自己的运输队,这以后汽车厂要再生产这样大的货车,好像短期内也没运输站的份。
现在测试货车的标准,也是按照济城那边的方式来的。那边是运行二万多公里,看出不出故障,不过并不是载货运行。而汽车厂这边,是直接拉货。只要送货地相同,一趟能拉几家小厂的货。
这货车开出去,没见过世面的人,还说火车开到马路上了。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货车还没跑到达到检测的公里数,是投入生产呢,还是等待结果。
说到这个,罗成也沉思了一会,这货车的制造,其实他没利用多少系统签到来获得技术。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份大致的结构图,真正浪费签到比较多的还是气压技术的签到。而这气压技术弄出来,也是让胡平老师去协助姜组长他们一起弄的这货车。
而货车的发动机是采购的,组装部分是姜组长带着人,一直不断设计改良,查阅资料,甚至一些数据还让高茹邀请学校来计算出来的。
按理说,该考虑到的都考虑了,甚至还询问了济城那边第一次试制货车失败的原因。所以哪怕汽车厂这边是第一次试制十二米的大货车,也是十分谨慎的。
思考了许久,货车在路上跑,要是在后世,两个司机轮流交班,一天跑上千公里都很正常,按照测试的公里要求,半个多月就能达到了。但上次罗成是跟人家货车司机去sh城的,没高速没国道,甚至省道都不一定算的上,晚上还没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