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来,放在了出口下方,等着接米浆。
等他收拾好后,米也泡得差不多了。
洗了洗手,他回到案台旁,掀开了丝苗米盆上方的锅盖看了眼。
盆中的米已经膨胀了不少,原本没过大米的热水已经被吸收了大半,只有挖开米后才能看到热水了。
抓起了一把搓了下,内部的硬芯已经有些微微发软了。
感受到这种手感反馈后,他就点了点头,连盆端到了石磨旁。
随后,他又接了一盆温水,放在了一旁。
然后就用汤勺舀着盆中的米,一边转动石磨,一边往进料孔中倒着。
磨米浆也是个技术活,因为要控制米浆和水的比例。
河粉、粿条、肠粉虽然做法都差不多,但在细节方面还是有细微差别的。
比如原料的配比,水分的含量等等。
一般粿条都是用纯米浆做的,而河粉大都会放10%左右的木薯粉或者淀粉来增加筋度。
肠粉也会放木薯粉或者淀粉,不过水的比例会更高,所以口感会更软糯一点。
李逸制作的河粉,也会放10%的晒饭粉,来增加米香,也可以增加一定的筋度。
但现做晒饭粉也来不及了,所以他就用纯米浆来做了。
这种做法更像是粿条,不过因为他用的是丝苗米,筋度比较高,弹性方面还是没问题的。
不疾不徐的转着石磨,李逸不时的舀起米,往进料孔送着。
他观察着出料口的米浆稀稠程度,一边适时的舀起温水,往进料孔送着,调整着浓稠度。
河粉用的米浆里,粉和水的比例,是1:2,一份的粉,两份的水。
但因为米是泡过的,而且在舀的时候,也会舀起一定的水。
所以在添水的时候,就要看师傅的经验了。
这个工作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