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虽然易牙是庖厨行业的司庖,但在后世,他的名声却不怎么样。
原本应该是天下庖厨所向往的司庖一职,也被历代庖厨所唾弃,一直留存在易家后人的手中。
这其中的原因,都是因为易牙当年曾做出过“烹子献糜”和“祸国弑主”的事。
据说当年齐桓公喜好美味,只觉尝尽天下美味,却唯独没吃过人肉,实乃憾事。
易牙将此事记在心里,于是将自己儿子的肉蒸熟献给了齐桓公。
齐桓公因此认为易牙敬爱他胜过自己的亲骨肉,从此对易牙宠幸有加。
易牙也因此能和为齐国霸业呕心沥血,立下汗马功劳的相国管仲同朝共事,地位超然。
后来管仲身患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问他谁可以接替他,担任相国之位。
管仲起先不肯说,齐桓公就提出要让鲍叔牙来担任。
但管仲表示鲍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为政的。
于是齐桓公又想让易牙担任,管仲当即表示,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
还提醒齐桓公务必疏远易牙、卫开方、竖刁这三个人,如果宠信他们,国家必乱。
随即,管仲就向齐桓公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
而易牙听说这件事后,就去找鲍叔牙挑拨关系,说是管仲阻止齐桓公任命鲍叔牙为相国的。
但鲍叔牙却没有信他,还表示管仲推荐荐隰朋,说明他一心为社稷宗庙考虑,不存私心偏爱友人。
而齐桓公任命他做司寇,驱逐佞臣,正合他意。
如果让他当政,哪里还会有易牙几人的容身之处?
这件事也成了管鲍之交的另一个证明。
不久后,管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