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过是一件好事,一台国家机器不仅仅需要官员,也需要大量的行政人员。
申时行忧虑的说道:“南直隶、浙江福建的教育最好,吏员学校也是最多,但是竞争也是最激烈的,有的岗位甚至达到了五十个人竞争一个职位,难度要比我们之前参加的县试还大。”
“于是有一部分的读书人,选择到别的府县,乃至于别的省参加吏员考试。”
“尤其是南直隶地区的读书人,江南本来就比较富庶,书院也比较多,如今甚至还有私人性质的书院,专门研究吏员考试的题型,还是专门的卷子汇编印刷出版。”
“我听说苏州府和松江府,还有人专门包下马车,去江北地区甚至江西等地区,专门送人去参加吏员考试。”
“这就导致一些文教比较落后地区的读书人,非常憎恶这些外地人来考当地吏员。”
苏泽想到了穿越前的考公热,果然无论怎么变,都无法改变各地进入体制的热情。
申时行忧虑的说道:“其实这就是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且我东南以海贸立国,这份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申时行的忧虑也是有道理的。
从财政上看,南直隶、浙江、福建,以及最近崛起的广东,占据了整个东南财赋的近九成。
这个比例就算是放在大明,也是相当夸张的。
南直隶占据明廷税收比例很大,但是也没有形成如此巨大的差距。
仅仅是松江一府,收上来的银子就和江西一省差不多了,而且松江府的财政还在增长中。
而教育,就是当地财政最直接的体现。
只有经济比较好的地区才会大力投资教育,吃饭都吃不饱,就不要说读书了。
苏泽也思考起来。
教育不公平,这只是诸多省份之间不公平的一个方面,也只是舆论最大